S6280 德文 PDF備索
《數位癡呆症:數位化的社會如何扼殺現代人的腦力》
Digitale Demenz: Wie wir uns und unsere Kinder um den Verstand bringen
By Manfred Spitzer
Droemer,368頁,2012年,ISBN-13: 978-3426276037。
【排行成績】
明鏡周刊排行第一名
亞馬遜總榜39名(2012/9/12)
【內容簡介】
奧地利作家彼得‧艾騰貝格(Peter Altenberg)曾說:「我不是在咖啡館,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。」這份浪漫優雅的閒情逸致,在今日數位化的世界中早已被滴滴答答的鍵盤敲打聲所取代,數以萬計的「網路原民(digital natives)」齊聲高喊:「我不是已經在線上,就是正在連線上網!」
科技日新月異,從世界上第一台占據一間大房間的電子計算機問世,至今已然發展出各式各樣薄如紙片,且幾乎人手一台的筆記型電腦。但是這還不夠看,筆記型電腦仍然不甚方便,要想隨時隨地遨遊網路世界,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才是最好的朋友。
然而德國知名的腦科學專家曼佛烈・施比徹(Manfred Spitzer)教授告訴我們:「這些電子產品讓現代人的腦部活動靜如止水,以往需要動用頭腦思考、記憶、分析、計算等等的工作,如今全被電腦、智慧型電子產品,或是衛星導航所取代,而這些看似便利的科技,背後其實隱藏著巨大的危險。」施比徹教授進一步提出說明:「數位成癮將重傷身體與腦部的功能,倘若我們長期停止腦部的工作,記憶力會衰退,神經細胞會凋亡,新生的腦細胞亦存活不久,因為它們根本不被現代人需要。」此外,其他視覺化的數位媒體,諸如DVD、電視、電子郵件與簡訊等等,都將阻礙兒童與青少年的學習發展,造成注意力不集中、恐懼與遲鈍、睡眠障礙與情緒低落……等後果。
曼佛烈・施比徹(Manfred Spitzer)教授秉持其專業的精神,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出發,向現代社會發出警訊,而將深奧的科學知識以一種輕鬆有趣,卻又不失具體詳實的方式呈現出來為其難能可貴的特色。本書內容具體陳述數位化社會必然的問題,行文流暢生動,文字淺顯易懂,貼近普羅大眾,從新書問市後廣受歡迎的程度即可見一斑。
【作者簡介】
曼佛烈・施比徹(Manfred Spitzer)教授生於1958年,主修醫學、心理學與哲學,是一名精神科醫師,也是當今德國著名的腦科學家。他曾兩度赴美擔任哈佛大學客座教授,現任德國烏爾姆(Ulm)大學醫院精神科主任,以及神經科學與學習障礙轉介中心(TNL)主任。曼佛烈・施比徹(Manfred Spitzer)博士著作等身,其中《談學習》(Lernen) 與《當心螢幕》(Vorsicht Bildschirm)這兩本書均名列暢銷書排行榜。目前他也在巴伐利亞電視台主持一系列談論「精神與腦部」的節目。
【目錄】
前言
導論:現代人因Google而愚笨?
1. 倫敦的計程車
2. 我身在何處?
3. 當今學校教育的問題:「複製與貼上」取代「閱讀與書寫」?
4. 資料何處去:放進腦子裡,還是上傳到雲端?
5. 談社交網站的問題:「臉書」取代「面對面」
6. 「幼兒電視節目」與「幼兒愛因斯坦DVD」
7. 讓筆記型電腦進駐幼稚園?
8. 數位遊戲導致低落的學習成績
9. 「數位原民(digital natives)」的神話與現實
10. 多重任務處理能力(multiasking):談受到干擾的專注力
11. 自律 v.s. 壓力
12. 談失眠、憂鬱、成癮及其身體反應
13. 鴕鳥心態使人盲目
14. 該怎麼辦?
【各界評論】
在數位化的時代中,家長與青少年的戰爭無可避免,家長有責任拉孩子們一把,而曼佛烈・施比徹的新書有如一本教戰手則,能為您儲滿戰力。
– 法蘭克福日報
上網使人愚笨——聽到這句話,所有沉迷網路世界的網友肯定憤怒不已。然而,施比徹教授提出可觀的科學研究證明了『數位癡呆症』的存在,值得現代人深思。
– 德國期刊「文學的世界(Die literarische Welt)
面對孩子身處數位化環境中所產生的問題,家長們莫不竭誠歡迎施比徹教授的新書問世。
– 德國赫維加日報(Hellweger Anzeiger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