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7636 德文 人文史地 PDF備索
《變化世界:基督教文化史》
Die Verzauberung der Welt: Eine Kulturgeschichte des Christentums
By Jörg Lauster
C.H.Beck,2015年,734頁,ISBN 978-3406666643。
【版權已售】簡體中文
【相關排名】
初期教會史 第4名
文化史 第12名
文化研究 第13名
【內容簡介】
西方文明的基石,除了古希臘羅馬文明外,便是基督宗教了。在基督以神的樣式成為肉身之後,一種新的文明就此展開。作者約格‧勞斯特(Jörg Lauster)在書中以其深厚的素養,藉著許多動人的例子,展現基督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各種滲透與表現,那不僅只在藝術的領域,亦進入社會生活、經濟與政治之中。同時這種基督教的文化勢力,並不只出現在初代教會與中古基督宗教的全盛時期,而是跨越西方的文藝復興,直到當代。
在新約的福音書中,我們已經見到福音書作者以神的兒子的角度來記錄耶穌基督,這種敘事方式便已打破當時古代的傳統,成了一種新的文化理解,也在這種基礎上,建立了基督宗教思辯的神學傳統與各種宗教禮儀。然而,基督宗教對人的罪性與救贖的關注,讓基督教文化逐步瀰漫在人類社會的各個層面,音樂、藝術、建築、文學,都出現許多奇特的表現方式。中古的聖歌與巴哈的清唱曲,都能見到一種超乎塵俗的和諧;哥德式教堂也能展現出不屬塵世的崇高神聖;米開朗基羅的繪畫或雕刻,可以見到創造世界的華麗莊嚴;在托爾斯泰的小說中,可以清楚見到基督宗教的道德力量。
在這部讓人讀來愛不釋手的作品中,看見西方基督教文明的豐富面向,亦見到信仰無遠弗屆的影響力量,在此,西方文化的豐厚多元,在時間的積累中,成了今日歐洲文明取之不竭的泉源。信仰與人的深切互動,令人不由得動容與訝異。作者在書中提到,荷蘭繪畫大師林布蘭特大量詮釋聖經中的故事,便意味著「基督與人的相遇,就如同『啟示』;基督顯現時的光亮,就好比恩典在日常生活中不引人注意、靜靜地發生一樣。」這種信仰文化的靜靜流淌,恰好說明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,因著作者的信仰基礎,在剖析這種寧靜文化的內在時,不斷有著新的亮光。
【作者簡介】
約格‧勞斯特(Jörg Lauster)1966年生,為德國馬堡大學的系統神學與宗教哲學教授,曾在威尼斯與羅馬擔任過客座教授,研究基督宗教的文化與情感歷史已超過十年。
【目錄】
引言:變化世界
第一章 開端的奧秘
耶穌其人的奧秘
福音書中的耶穌
耶穌與基督宗教
第二章 新宗教的誕生
基督宗教的形成
基督宗教的基石
早期基督教:一種文化革命
基督宗教為何能在古代倖存下來?
第三章 得勝者的力量
君士坦丁的改變
一種世界新秩序
教義的亮光與咒詛:基督身份之爭
羅馬的瓦解與轉進君士坦丁堡
第四章 不殘的燈火─歐洲的基督教化
森林的回歸與金髮蠻人
新帝國的誕生
修院:西方世界的搖籃
來自西方的光
卡洛林王朝的文藝復興
第五章 西方的崛起
基督宗教統治世界:教宗
暴力文化 一:十字軍
暴力文化 二:異端迫害與宗教審判
一位聖人:聖方濟
知識的秩序:大學
石頭聖殿:大教堂
天堂與地獄:但丁的神曲
第六章 重生─文藝復興時期的基督宗教
新的生活感受
繪畫的力量
觀賞者眼中的宗教:拉菲爾
米開朗基羅的宗教
第七章 變動不居─基督宗教的改革
改革與更多的改革
馬丁‧路德:成為革命家的僧侶
激進改革
人文主義的改革
第二次宗教改革:慈運理與加爾文
公侯改革與歐洲
天主教改革
一位失望的皇帝與飽學的教士
第八章 巴洛克的衝擊
上帝與世界:歐洲的興起
脫韁的基督宗教
關於魔鬼與女巫
情感洋溢:巴洛克的視覺文化
宇宙和諧:巴洛克的聽覺文化
第九章 啟蒙運動之光與基督宗教
虔誠的現代人士:虔信派教徒
理性的力量
清教徒精神下的小說的誕生
第十章 分水嶺時代的基督宗教變形記
上帝在法國:大變革
世俗化:死去的舊世界
詩人與思想家的基督宗教
浪漫主義的轉化
歌德的宗教觀
第十一章 十九與二十世紀的多元化基督宗教
世俗化促成宗教態度多元化
反革命:甦醒、教派主義與基本教義派
天主教的反擊
文化抗議宗
沒有上帝的市民宗教
與上帝開戰
地上的喜樂
上帝與自然
文化的宗教轉化
二十世紀的哀歌